糖尿病人要警惕夜间低血糖

来源: 养生之道网  发布时间:

糖尿病人要警惕夜间低血糖。低血糖是糖尿病并发症的一种,冬季气温低,人体热能消耗大。糖尿病人在夜间容易发生低血糖,尤其是老年患者。低血糖危害大,糖尿病人要警惕夜间低血糖。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低血糖的发病机制和应对方法吧。

一、低血糖的标准是什么?

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3.9mmol/L称为低血糖,但血糖低于更低的水平才会导致一些症状的出现,叫低血糖症,低血糖症是指,血糖低于一个特定水平,并导致一系列症状出现,诊断标准为:男<2.8mmol/L,女<2.5mmol/L(饥饿72小时后正常男性,女性最低值),婴儿和儿童<2.2mmol/L。

当血糖浓度低于2.8~3.3mmol/L时,出现低血糖早期症状,如四肢发冷、面色苍白、出冷汗、头晕、心慌等;当血糖浓度低于2.5mmol/L时,出现低血糖晚期症状,如出现惊厥及昏迷等。

二、出现夜间低血糖的原因:

夜间发生低血糖常常与病人使用降糖药不当有关。例如,当晚餐前注射混合胰岛素时,晚睡前没有加餐;或晚睡前注射普通胰岛素后,忘记了少量加餐,可出现夜间低血糖。再如,注射混合胰岛素剂量过大,普通胰岛素与长效胰岛素比例应用不适当,如长效胰岛素用量大于普通胰岛素时,常常造成日间尿糖、尿量较多,而夜间出现低血糖。

三、冬天糖尿病人夜间容易出现低血糖:

冬天夜长昼短,糖尿病病人晚饭不能维持整个夜间所需能量,很容易导致夜间低血糖。低血糖症是糖尿病的急性合并症之一。老年人的机体反应能力差,一旦出现低血糖,无任何前区症状,很快进入嗜睡、昏迷状态,甚至出现癫痫样抽搐;低血糖持续超过6小时,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损伤,从而导致脑死亡,甚至猝死。尤其是夜间发生低血糖症,患者很快进入昏睡状态,更不易发现,危险性更大,死亡率更高。因为在夜间熟睡时,不仅家人无法发现,病人自己也浑然不觉,极易导致生命危险。

老年糖尿病患者如睡前血糖偏低,小于5.6mmol/L,要及时加餐,同时减少降糖药物用量,防止低血糖。反复晨起高血糖时,不要盲目增加降糖药物用量,要防止夜间低血糖后反应性晨起高血糖现象,要及时监测夜间血糖,合理调整降糖药物用量。一定要让患者身边的人知道患者病情,以及什么情况下可能出现问题,及如何帮助患者。老年糖尿病患者为以防万一,最好不要独居一室。为了预防夜间低血糖,睡前可以喝杯酸奶或低脂牛奶,或者吃点水果,3-5块饼干等。

(声明: 本站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,为健康知识传播及有用资讯传递,如涉及版权,请联系删除,我方当第一时间予以配合。关于疾病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,切勿看文章对号入座。 )
分享到: